NBA選秀迷思 為什麼林書豪 讓所有球探跌破眼鏡?
誰來看過(2)
究竟是如眾多球探所稱:「林書豪的數據不夠好。」又或者是,其實NBA所相信的這些數據,已經失去準頭?
統計學專家吳統雄、游張松以及王銘宗三位教授,從「統計與決策」的角度,分析林書豪讓大家跌破眼鏡的原因。
有趣的是,其實不只是林書豪,NBA史上的傳奇、籃球大神喬丹也曾經被看走眼呢!
林書豪與喬丹非常不一樣。但是,人們在面對「統計資料與決策選擇」時,看待林書豪與喬丹的方式卻完全一樣。
喬丹與林書豪的共通點
人類的天性有以下趨勢:容易看見單一指標、忽略多元指標;容易相信形象、放棄統計資料;即使有過錯誤經驗,還是容易重蹈覆轍。這種現象不僅反映在籃球上,也可能持續發生在各種人類組織與行為中。
N BA選秀有如戰爭,對所有球員有詳盡而嚴謹的統計資料,而由精明強悍的老闆,與當一輩子老球皮的球探來選擇。
籃球之神喬丹在1984年參加選秀時,他的統計數據如下:
身高:6呎6吋
體重:195磅
NCAA(美國大學運動聯盟)冠軍:1次
NCAA年度球員:3次
NCAA得分:17.7
NCAA籃板:5.0
NCAA助攻:1.8
出身:籃球名校北卡
怎麼看,都是全能球員、團隊領袖,而且社會形象也已經是頂級了。他是選秀狀元嗎?不是!甚至連榜眼都不是。
因為不論有多少統計資料,候選人中只要有7呎長人,人類「以貌取人」的天性,都還是會先選可見的身高,有優先權的前二個球團,都選了二個比他個子高的7呎大漢。
迷思一:身高7呎球打得較好
統計指標雖然多元,但是決策者的選擇還是窄化為單一指標,而捨棄了其他所有反映潛力的質量指標。當年波特蘭拓荒者隊擁有先選喬丹的權利,但是他們選了同樣來自籃球名校肯德基,7呎1吋的包威,此人後來表現平平而退休。
23年後,拓荒者隊又拿到2007年的第一選秀權,這次又有一位全能球員杜蘭特,被認為是喬丹第二,而且比喬丹還高,有6呎10吋。但是,候選人中還是有一個7呎長人歐登。
大家都再等拓荒者隊怎麼選,結果他們還是服從「7呎」這個決策迷信數字,選了高2吋的歐登。現在,杜蘭特是NBA列入MVP候選人前3名的頂級明星,而歐登已經離開球場。
再看林書豪在2010年參加選秀時的統計數據:
身高:6呎3吋
體重:200磅
NCAA長春藤聯盟第一隊球員:2次
NCAA得分:12.9
NCAA籃板:4.3
NCAA助攻:3.5
NCAA所有8項攻守項目:他是唯一在「一級球隊(D 1)」得分、籃板、助攻、抄截、火鍋、命中率、罰球命中率、三分命中率,全部排名都在前十傑內者。
出身:籃球小校哈佛,但在淘汰賽中曾領導擊敗多所籃球名校,包括頂級籃校康乃迪克。
林書豪的身高對控球後衛而言普通,但就「全能」而言已經超過喬丹。然而所有決策者對這些平衡、但沒有單項突出的數字完全「無感」。
他所以能創造一系列奇蹟,應該與他的平衡能力有絕對的關係,使他在面對各種不同挑戰時,均能有施展的武器。
迷思二:亞洲人不會打球
林書豪被忽視的過程、與締造的驚奇,已不須再重複敘述。
他最新與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從先發以來,所獲得的階段成績已經「遠遠」超過NBA史上50大明星中,排名前3位的傳奇控衛:魔術強生、湯馬斯、和史塔克頓。
後三者也是以全能見長,但在選秀時平均項目並未超越林書豪,結果林書豪卻名落孫山,原因很簡單,就是「形象」:因為林書豪是亞洲人。
「哈佛大學的籃球新星是個亞洲人,這會有什麼問題?」當林書豪在NCAA打出驚人成績時,《時代》雜誌在2009年底以此為題刊出一則報導,這篇文章雖然對林書豪多所肯定,但是,文章的標題卻明示了「亞洲人就是問題」。林書豪也說:「不管你表現得怎麼樣,人們就是不相信你真的會打球。」
不過,在林書豪所受到的各種不公平待遇之外,他還是有二個幸運之處:
第一、他雖是亞洲人,卻是華裔。曾經簽過他的3支球隊──包括終於熬出頭的尼克隊,收他作龍套的原因,應該都是著眼華人市場的效應,而不是他的個人能力。如果他是泰國裔、越南裔,恐怕連跑龍套的機會都沒有。
第二、籃球究竟是可以靠體力、個人技巧、在短時間內證明的成就。
林書豪遇到的機會可謂絕無僅有:尼克隊的教練已經無牌可打、自己也面臨被炒魷魚的關頭,就把即將在3天後解約的林書豪,提早推上場豪賭一下。
而林書豪可以靠著長期的個人準備,在48分鐘內,把自己證明給世界。
以貌取人 犯錯機率高
在人類許多組織行為中,若是智力取向的、是需要長期驗證的,就更不容易被看到。
譬如物理學家玻色,他在1923年開創了量子統計學,奠定了現代光量子與高能粒子的基礎知識,是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歷史里程碑之一。
他投稿到多份著名學術期刊後,審查者不相信他不同的新實驗數據,都被退稿了。
後來,他把文章寄給已成名的愛因斯坦看,後者寫了一篇支持他的文章,連同玻色的原文才終被刊出。根據玻色的創見所發展的研究領域,後來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多次。
但是,玻色本人從未獲得過諾貝爾獎。原因也是「形象」:他是印度人,而被漠視、或歧視了。
玻色和伽利略、愛因斯坦一樣,多才多藝,能說多國語言,還具音樂修養,是多元發展的典範人物,才能有突破框架的觀照。幸而隨著印度國力進步,後世將高能粒子中最神祕的、質量來源的粒子以他命名為玻色子,也算還他一點公道吧!
NBA自1990後的20多年,只有二位選秀會狀元拿到冠軍:歐尼爾、鄧肯。這2人都是7呎中鋒,因此以貌取人並非全錯,但看不準的卻是九倍。
一如拓荒者隊錯失喬丹,還是繼續再錯失杜蘭特一樣,大多數有權力、有獲勝心的決策者,卻容易做單一指標、形象抉擇。
林書豪其實並非孤例,美國《運動畫刊》整理出來:曾在NBA史上拿冠軍、或被肯定為頂級球員,而未在選秀會上獲選的,竟有26位之多! 即使易如體力潛能,NBA未來被看走眼的遺珠之憾,一定還會繼續增加。但我們也相信,若愛因斯坦存在,玻色也將終於被看到。(標題為編者所加)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3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www.gvm.com.tw】
日期:2012-03-07 出處:遠見雜誌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