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知識中心 > 個人成長 > 閱讀大調查1〉2012親子閱讀調查 93%家長支持孩子閱讀僅11.5%天天共讀

閱讀大調查1〉2012親子閱讀調查 93%家長支持孩子閱讀僅11.5%天天共讀

提供機構:

亞太培訓顧問

加入收藏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姓名:
寄件人email:

《遠見雜誌》撰文/彭杏珠 調查執行/遠見民調中心2012-09-01




由於深信閱讀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遠見》特別針對親子閱讀進行調查,希望了解家長們對於孩子閱讀的態度與支持程度。

12年國教即將實施,鑒於閱讀力就是下一代的競爭力,《遠見》繼2010年進行全國閱讀大調查後,今年首次針對親子閱讀議題加以探討。

根據「2012親子閱讀調查」的結果發現,有93.1%受訪家長,支持孩子閱讀與生活或考試無關的書籍。過去一年來,每位家長平均花費3645元、約每天花10元購買課外讀物給孩子。

本次《遠見》民調針對全國22縣市有15歲以下子女的家長,進行親子閱讀的電話訪問調查,由於連江縣(馬祖)樣本數過小,不列入計算。問卷結果顯示,不管是家長的閱讀行為,或是與孩子相關的閱讀議題,都與家長的教育程度、家戶收入、家中有無書房、書櫃成正相關,只是程度輕重的差別而已。

由此可見,家庭社經地位的優劣將影響親子閱讀的習慣

台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教授洪碧霞根據主持台灣PISA計畫的經驗指出,社經地位確實影響孩子的閱讀力,而閱讀力會造成基礎學習的差異,讓經濟弱勢變成學習弱勢。 

  家長閱讀習慣分析〉
  高學歷、高收入閱讀時數多

先分析家長的閱讀習慣。
根據調查顯示,不包括漫畫或準備考試用的書籍,平常有看書習慣家長為75.8%(表1),平均每週看書時間為4.12小時,而且都會區縣市比非都會區縣市還高出0.94小時,為4.65小時(表2)。

扣除沒有看書的家長樣本數,有閱讀習慣的家長,平均一週閱讀時數增加至5.18小時,都會區5.59小時,非都會區4.84小時。

學歷高低也與看書習慣與閱讀的時間成正比。國中以下程度平常有看書習慣者只有39.5%,每週平均時數只有1.83小時,但是研究所以上學歷者,看書比例達到98.9%,同時閱讀時間也最長,平均為7.47小時,遠高於4.12小時的平均值。

而且家長的閱讀習慣與閱讀時數,也與家戶收入、家中有無書房或固定擺放書籍的空間成正相關。10萬元以上收入者,平均閱讀時間為5.8小時,4萬元以下收入的家長,降為2.95小時。

而家裡有書房或固定擺放書籍空間的家長,閱讀時間也比沒有的家長多2.54小時,為4.43小時。

在數位閱讀方面,城鄉落差更加明顯,有在電腦、手機或是iPad等電子閱讀器閱讀文章經驗的比例為73.2%,三項指標中,都會區都高過非都會區,使用電腦閱讀比例分別為74.8%、67.1%,尤其是在使用iPad閱讀部分,都會區為30.6%,非都會區為20.9%,差距拉大到9.7%(頁268表3)。

其中,研究所以上學歷的家長,使用比例遠超過其他教育程度的族群,使用電腦閱讀比例達93.3%,手機為52.8%,電子閱讀器43.8%。國中以下程度家長則降到23.1%、5.8%與6.7%。

由於電子產品單價較高,與家庭經濟狀況息息相關。家戶收入10萬元以上者,電腦閱讀比例為84.1%,手機44.6%,電子閱讀器為39.9%。收入4萬元以下者,只有52.6%、16.1%與14.1%。

連結到孩子的數位閱讀行為,城鄉落差則較不明顯,都會區使用電腦閱讀的有67.9%,非都會區反而有70.1%,顯示電腦已成為家庭基本配備,多數孩子從小就有使用的經驗,但是在需要額外支出費用的iPad或手機閱讀方面,都會區仍然高於非都會區,而且家戶所得成為主要關鍵,所得愈高者使用比例愈高。

例如10萬元以上收入家庭的孩子,使用電腦、手機、iPad閱讀比例有73.8%、32.2%、32.2%,4萬元以下降為61.5%、21.9%與18.8%(頁268表4)。

  親子閱讀行為調查〉
  44.5%家庭無親子閱讀時間

到底台灣的家長重不重視孩子的閱讀?家長的教育程度與所得收入是否也會影響到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最近一個月以來,有44.5%的家長沒有任何的親子閱讀時間。每天都有跟孩子一起看書或說故事的只有11.5%,常常(2至3天)的有17.4%,偶爾(一週一次)的是22.5%,很少(兩週以上一次)的是4%。顯示工商社會多數為雙薪家庭,許多父母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讀書(頁268表5)。

當問到如果升學或考試的書不計算在內,你覺得閱讀對孩子來說,可以有哪些幫助?有71.4%家長認為有助於增廣見聞,其次是培養想像力(56.1%)、增加寫作能力(55.1%)、娛樂放鬆(26.8%),以及增加未來競爭力(20.9%),選擇有助於考試成績的仍然有12.4%(表6)。

雖然多數學者認為閱讀與競爭力有密切關係,但是家長選擇可以增加未來競爭力的只有20.9%,這與社會普遍認定「考試升學=競爭力=成就」的思惟有關連,所以問卷結果顯示多數家長認為閱讀課外讀物雖然對孩子想像力、創造力有幫助,但與升學考試無關,以至於無法連結到孩子未來的競爭力上。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指出,其實家長所選填的增廣見聞、培養想像力、增加寫作能力都與未來競爭力有關,只是沒有歸類在一起。 

  國中生沒看課外書比例最高 
 
那麼台灣15歲以下的孩子,平常都在看些什麼課外讀物呢?

調查顯示,0至6歲的學齡前孩子只有3%沒有看課外讀物,因為年紀小的關係,最常看的是繪本或圖畫書(46.2%)以及故事書(44.4%)(表7)。

如果是7至12歲的孩子,相當於小一至小六的學生,沒有看課外書的只有3.5%,最常看的是故事書(57.2%),其次是科學與實驗類(31.1%)、歷史故事與名人傳記(19.2%),較為意外的是,看雜誌比例只有7.9%(表8)。

13至15歲的孩子,相當於國中的學生,沒有看課外書的比例增至8.3%,顯示與升學有關,以致於降低了看課外書的時間,最常看的是故事書(51.1%)、漫畫書第二高(20.4%),其次是科學實驗類(17.5%),看雜誌的比例也有10.7%(表9)。

台北市士東國小校長林玫伶認為,孩子看什麼書很重要,選書牽涉到家長的閱讀口味,通常學歷低的家長比較難幫孩子挑選合適的書籍。沒有時間挑選或沒有能力挑選的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到學校或圖書館借閱,至少都經過篩選,較為放心。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家長更願意買課外書給孩子。購書經費同樣與教育程度、家戶所得、有沒有書房成正比。

例如研究所學歷以上家長花在孩子的課外書籍費,甚至比國中以下家長還多出3592元,為5329元。而家戶收入10萬元以上家長幫孩子買課外書的費用,也比收入4萬元以下的家長多出2665元,為5071元(表10)。

  收入少 孩子書錢也不能省

值得欣喜的是,不管自認為財務收入足夠或不足夠的家長,過去一年花在孩子身上的課外書籍費不相上下,分別為3920元、3383元,如果是過去一年有買書給孩子的家長,自認收入足夠者對孩子的書籍費是4626元,自認收入不足夠者幫孩子買課外書的費用為4564元,二者僅僅差距62元,幾乎沒有差別。

這與東方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有關,家長普遍認為求取功名是爭取階級流動最佳的途徑,即便是財務收入不夠的家長,還是願意買課外書給孩子閱讀。

問到支持或不支持孩子閱讀跟生活或考試沒有關係的書籍時,共有93.1%受訪者支持孩子閱讀(含很支持與還算支持),很支持的比例超過一半,為64.2%,很不支持的只有1.7%(表11)

其中,高學歷與高家戶所得以及家中有書房的家長,非常支持的比例最高。例如國中以下程度家長,很支持的比例只有30.8%,到了大學增加為81.9%,研究所以上更高達88.8%。家戶收入10萬元以上的家長很支持的也有78.5%,收入4萬元以下的家長則降為49.5%。

從調查結果看來,雖然家長社經地位會影響親子閱讀,但仍有高達93.1%家長支持孩子閱讀,這就是好的開始。

「家長有這種信念非常重要,先有了觀念,再來推動閱讀,用時間來換取空間,」中央大學教授柯華葳相信,一定能提升孩子的閱讀力。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9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www.gvm.com.tw
【2012遠見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敬邀入席!網址:
http://www.gvm.com.tw/event/2012summit/index.html

 

日期:2012-09-12    出處:遠見雜誌 9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