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知識中心 > 個人成長 > 膽識從哪裡來?

膽識從哪裡來?

提供機構:

亞太培訓顧問

加入收藏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姓名:
寄件人email:

 你覺得自己沒膽沒識嗎?你是否羨慕有些人總是能勇往直前,自己卻始終猶豫再三?到底,該不該相信直覺,沒有膽識又該怎麼辦?請看看心理學家的建議。

膽識是可以培養的能力,許多心理學研究顯示,太多錯誤的認知以及負面的行為習慣,壓抑了這項重要的能力。



其實你不需要羨慕別人,也不必懊惱為何自己沒有勇氣。當你了解膽識背後的成因,就能找到方法克服弱點,培養你的膽識。

1.「三思而後行」也不一定會成功

人為何想太多?害怕做錯事,害怕顯露自己的愚蠢。「如果沒有事先想清楚,萬一錯了怎麼辦?」然而,你是否想過有可能自己是對的?

想得愈多,並不會因此增加你做對事情的機率,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正向關係。事實上,許多人在緊要關頭時,雖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沒有足夠的資訊可參考,還是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蓋瑞•克萊恩(Gary Klein)花費多年時間觀察消防員出勤,了解人在高壓與不確定環境下如何做出決策。結果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

古典決策理論認為,人類決策的過程為:找出可能的選項→分別評估個別選項→選擇最好的選項。

但是根據克萊恩實際觀察的結果卻是:觀察→行動與思考→修正。

當消防員抵達現場,便迅速的觀察火場整體情況,然後立即採取行動。在行動的同時,心中不斷模擬後續可能的情況。

如果火勢仍無法得到控制,他們會立即改變原來的做法。克萊恩認為消防員在決策時與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從來不會事前花時間相互比較哪種做法最有效。直接去試就能馬上知道到底有沒有效。」

只有實際去做才會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否是對的。

2. 該不該相信直覺?

愈是複雜、不確定的環境,你愈需要它。

前世界棋王蓋瑞•卡斯帕洛夫(GarryKasparov,1985至2000年世界冠軍)在研究歷屆棋王重要的棋賽時,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他接受《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訪問時提到,每當陷入苦戰,必須依靠直覺判斷時,往往能做出最好、最有突破性的決策。然而,「當他們閒暇時重新再比一次,雖然有更多時間可以分析與思考,反而更容易犯錯。」

但是不要誤會了,直覺不是盲目的本能感覺,而是理性知識與經驗的長久累積,加快了人們判斷與反應的速度。你愈是熟悉、愈有經驗,愈能不假思索的本能做出反應。就像是開車,你不需要思考該怎麼正確的握方向盤。

心理學家克萊恩也同時發現,愈有經驗的人,觀察力愈敏銳,愈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有經驗的決策者看到的世界和一般人不一樣。」資深消防員通常能第一眼就觀察到火場細微的變化或是不尋常的徵兆,更能及早做出必要的反應。

所以,問題不是該不該相信直覺,而是直覺的背後是否有足夠的知識庫支援。

3. 不敢冒險是因為害怕失去

「我還沒準備好,真的不行!」

「我覺得自己能力還不夠,以後再說。」

過去1年,你有幾次就這樣平白失去了大好機會?

每個人都有所謂的「舒適地帶」(comfort zone),也就是一個屬於自己感覺很舒服的生存範圍。一旦超出習慣的生活方式、工作、或環境,就會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感到恐懼。

而且愈是成功的人,愈不願意冒險,害怕失去現有的一切。「要他們做任何事情都行,除了冒險之外,因為他們在乎的是能否處於舒適地帶。」《別和成功擦肩而過》(Maximum Success)作者提摩西(Timothy Butler)認為成功的人只想保住已經擁有的一切,「就像一支職業棒球隊,一局下半才領先6分,就開始謹慎調度,反攻為守,只希望維持領先就好。」

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先從改變行為開始。

我們總以為「態度改變行為」。然而,根據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艾伯特•班度拉(Albert Bandura)的學習理論,如果要永久改變某種態度,最好的方法是先改變外在行為。因此,克服恐懼的最有效做法是:走出你的舒適地帶,接受挑戰,勇敢冒險。

你或許不以為然,「我的個性本來就不喜歡冒險。」沒錯,冒險與先天基因有很大的關係。美國與以色列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名為D4DR的遺傳基因,這種基因較長的人比較喜歡新鮮感、接受新刺激、願意承受風險。

然而,先天的缺乏不代表永遠的缺乏,還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加以培養。你需要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到。

4. 相信自己,挑戰自己

運動員是最好的學習對象。體育競賽,不僅是體能極限的挑戰,更是心理耐力的考驗。如何在高壓的競爭中求得最好的表現?相信自己。

德國《大腦與心智》(Gehirn & Geist)雜誌編輯史蒂夫•艾楊(Steve J. Ayan)指出,運動員訓練自信的方法就是「不斷設定可達成的困難目標,每一次的超越就能增加對自我能力的信心。」

關鍵在於「目標設定」。當人們達成目標,大腦便會分泌多巴胺的物質,產生愉快的感覺,同時對自我產生比較正面的評價。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杜克大學商學院教授理查•賴瑞克(Richard P. Larrick)的實證研究顯示,明確而富有挑戰性的目標比起籠統的說辭(例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更能激發人們願意採取風險較高的行動去達成目標。

除了目標設定,增加信心的另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自我對話(self-talk)。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教授麥可•麥何尼(Michael Mahoney)曾與體操教練合作,觀察體操選手比賽時的心理狀態。結果發現,比賽成績較高的選手會不斷的自我鼓勵。

自我對話會影響到自我形象的建立。一個人如果自己反覆針對某個想法(例如:我做不到)自我對話,最後會形成某個自我形象。當我們接受到外界的訊息後,便會依據這個自我形象產生特定的反應。

例如當你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做到時,就會傾向於採取迴避風險的態度,你的自我形象是負面的。一旦這樣的自我形象定型,除非經過有意識的方法去修正,否則會影響一個人的態度與行為。透過自我鼓勵可以創造正向的循環。

不要問自己做不做得到。相信自己,去做就對了。

5. 做你自己,堅持到底

一個人有沒有膽識,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在於他是否有勇氣堅持自己的看法。

《直覺的力量》(Powered by Instinct)作者凱西•柯布(Kathy Kolbe)認為,一般人無法堅持己見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或是批評。

● 不敢和別人有不一樣的想法或採取不一樣的行動。

這就是所謂的從眾(conformity)心理。柯布認為,這種心態的養成與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學校教育強調「標準化答案」,鼓勵「求同」而非「求異」,抑制了個人獨立思考的能力。

久而久之,習慣以別人的意見為主。一旦有人對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同的意見,就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否是對的。

當然,不同的想法可以幫助你看到自己所沒看到的。但是你要想的是:面對別人的反對或質疑,你能不能提出更好的答案?而不是直接下結論認為自己是錯的。

關於膽識,你認識清楚了嗎?
 
這只是開始,正如同巴特勒所說的,你還需要時間練習,「你不可能從20碼的賽跑,一下晉級去跑馬拉松。」

日期:2013-06-07    出處:《Powered by Instinct》

 

Steven於 2013-06-11 16:07:54 留言

Excellent point of view, I love it!